事情经过
12-12 发生事故,扣车
12-13 处理违规处罚,未完成
12-14 处理交通事故定责与处理违规处罚,取车
12-17 把车开到特斯拉钣金中心,开始修车
12-26 拿车,维修费用29100元
事故处理过程
2022年12月12日,耗时2小时,路费72.2元
18点下班时间,从公司开车出来回家,就在公司大门十米远处和一辆驶入马路的车里相撞发生交通事故。


无人员伤亡,和对方沟通后,我报警处理。随即我打保险公司电话,发现保险已脱保一周。
约18:15,交警达到,判定对方全责, 对方有异议。交警安排后续双方约时间到事故处理中心定责,约定时间为第三日上午。交警告知我出示交强险保单时,告知保险已过期一周未续保。交警判定无交强险上路违法,扣车。
约19:00,拖车到达。因未带卡片钥匙,随拖车到指定停车场放车。打车回家。
2022年12月13日,耗时1.5小时,路费99元
购买交强险和商业险,生效时间位当日下午1点。
13:30 到苏州科技城派出所(昆仑山路68号),想先处理交通违法,缴纳罚款后取车。到达交通事故事故处理中心后,说明来意后,被告知需要准备资料: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交强险、商业险的复印件。处理点有复印机,可以复印材料。没有打印机,我只有身份证电子档,只能返回打印身份证。
14:30 准备好所有材料,再次到事故处理中心。被告知,只有双方处理完交通事故定责后,才能进行违规处罚,再拿车。打车回。
2022年12月14日,耗时4小时,路费97元
8:00 电话与对方约9点30分去处理交通事故定责问题
9:15 达到事故处理中心;9:30对方未到,通话后对方刚出发;9:50对方到,未带身份证,回去拿身份证;11:00对方到,未带保险复印件,回去打印复印件;10:40对方到,11:00完成定责,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对方全责;违规处罚上午已来不及处理,约到下午13:30处理。
14:00 到达事故处理中心,进行违规处罚,交强险金额的两倍,共计1800元。期间做了笔录、录视频、签名N个,按手指印N个;15:00 处理完成,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领取扣押车辆通知书》
15:30 打车到停车场,取车,交出《领取扣押车辆通知书》
2022年12月17日,耗时2小时
10:30 把车开到特斯拉钣金中心,开始修车。提交《交通事故认定书》,由特斯拉向对方保险公司赔偿。

事故处理心得
交强险一定要提前买,不能脱保。
去行政机构处理事情之前,要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以免资料不齐回来路程浪费时间。
与对方约定时间时,告知对方准备好资料,不然浪费的就是自己的时间。
交通事故处理中心人性化的准备了复印机,但是现在保单等都是电子件还是需要打印机。建议行政机构准备好打印机等便民设施。
本次事故对方全责会承担修车费用,我也可以向对方索赔误工费和交通费。但是考虑对方是公司厂房的建设工人,也就算了。
为什么行政机构一定需要全部资料后,才能处理事件?为什么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本来可以独立处理的事件,非要绑在一起处理?
我们国家是个大政府处理机制,上一层行政机构制订流程,下一层行政机构执行流程。所以在基层处理事情上,只能按照流程按章办事,无法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变通处理。一成不变的流程要应对千变万化的事情,使得办事人感觉各种不合理,感觉层层刁难,甚至出现证明你爸是你爸的荒唐例子。
进一步原因分析,还是我们国家缺乏信用系统。你去办事前,首先是对你的不信任,然后你提供所有资料证明后,才会办事;这与欧美建立在信用系统上的办事方式截然相反,只要提供证明当事人的一个证件,其他信息全部联网可查到,无需提供任何复印材料。即使资料不全,只要能解释通,就能正常办理业务。后续如果真有问题,再额外处理。非正常案子毕竟少数,大多数是常规案子,明显欧美的办事效率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