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斜塘的农事习俗

作者:x123u166
日期:2013-03-16
转自:x123u166的博客

所谓的“城市改造”,已经把苏州城几千年来形成的粉墙黛瓦、枕河人家、石板老街风格“改造”的荡然无存。几经“改造”后的苏州,已经很难寻到一寸生土了,土地全部熟了。说句玩笑话,只要撒点种子,作物肯定茂盛,苏州早已经不是苏州了。

城市“捣”完了,现在又在提“农村城镇化”了。往后,恐怕我们的后代再也不懂春天的农村乡野应该是绿油油的麦田傍着明黄色菜花的迷人景色。

如果苏州的农村再消失,那么在农村里还偶然保留的某些旧风俗、旧谚语真的要彻底消亡了。

常言道“十里不同俗”,旧时苏城郊乡四野的农家语音迥异,习俗各不相同,尤以斜塘乡村颇多特异之处。经多方访问斜塘耄耋老人,按照阴历月份逐月条记如下。

一月;1、盐金花菜、黄连头。相传黄连树之嫩芽可吃,斜塘农人于每年的三、四月里摘其嫩头而腌以甘草汁,谓小儿食后可以解内热。新鲜的金花菜不易保存,冬天,斜塘农民将田里卖不完的鲜金花菜加入调料,塞到小口甏里,塞严实后,用纸扎紧甏口,待其自然发酵色泽变黄,产生酸味。新年头里,苏州城东的街上多有斜塘老年女子臂挽竹篮沿街叫卖盐金花菜、黄连头。儿童花上三、四分钱,买一小撮。斜塘农妇用筷夹起,摊搁在裁小的废报纸上,再用旧玻璃瓶(瓶盖上戳几个小眼)装的甘草粉往盐金花菜、黄连头上洒些甘草粉。酸里带甜的盐金花菜、黄连头是当时苏州城东小孩儿春节里的美食。2、看风云。新年初一一早起来,斜塘农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看天上风云的变化情形,以此来预卜一年的田事。斜塘有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3、看参星。新年初八黄昏时,斜塘农民要看参星,可以占一年的水旱之情。斜塘农谚有:“参星参在月背上,鲤鱼跳到镬盖上;参星参在月口里,种田种在石臼里(石臼里种稻谷必定活不成)。”

二月;1、惊蛰听雷声。斜塘一地相传,惊蛰响雷声,主一年丰收,斜塘农谚说:“惊蛰响雷米似泥”。如果在惊蛰前即闻雷声,则示欠收,“未蛰先蛰,与豹抢食。”人要在豹子嘴里抢食吃,真的是没有任何办法了,为了生存唯有冒死相拼了。2、二月十二望天晴。二月十二天若晴,则主当年百物成熟,俗语讲:“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3、春台献。春二、三月里,斜塘乡里好事者,每每搭台于旷野,演剧作乐,名曰“春台献”,农人略付一点钱即可观看演出。斜塘张王坟庙会是清代元和县范围内最隆重的庙会活动,也为元和县境内上演春台戏揭开了序幕。张王坟庙会演戏开始后,其他地区的庙会活动也竞相开始。4、解天饷。春天了,斜塘各处土地庙,例有解天饷的风俗。所谓“解天饷”,就是斜塘乡民要贡献香烛油米给各自所属的土地庙里,作祈福求佑之用。到后来,实际上许多时候的“解天饷”演变成了斜塘乡里各保、甲长的谋财手段。

三月;1、田鸡报。三月三日,斜塘乡民要在午前、午后听蛙鸣。以卜年岁的丰稔,叫作“田鸡报”。有俗话讲:“田鸡叫拉午时前,大年在高田;田鸡叫拉午时后,低田不要愁。”意思是说,田鸡在午前即叫,也许今年有水灾,所以高处的田地才能有收获。2、插杨柳。清明时节,斜塘乡人多插杨柳枝条于门前。隔几日再折,柳条儿仍然发青,则今年水多;反之,则必旱,斜塘俗话讲:“檐前折青柳,农夫不望晴。”插在檐下的青柳枝,因为有了空气中的水份滋润,久不干枯,所以验证当年水多。3、野火饭。清明一日,斜塘农家儿童纷纷寻觅有鹊巢之树。于此树下支灶生火煮饭,名曰“野火饭”。

四月;1、小满动三车。所谓小满动三车,就是当小满季节,丝车、油车、水车都要开始工作了。因为在小满时节里,蚕妇要煮茧缫丝,丝车开动;菜花结实,油车运用;雨水期到,水车需动。2、麦秀寒。四月天气,冷热无常,又适当麦子结实之时,故叫“麦秀寒”。不过,这时麦要寒、蚕要热,很难调和,所以斜塘农家有“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种菜哥哥要落雨,摘桑娘子要天晴干。”

五月;1、黄霉天。梅子黄时,天若寒冷,一定主旱,如谚语:“黄霉寒,井底寒(此寒作穷讲)。”入霉日如果下雨,即霉雨季里多阴雨。出霉日里天落雨,则主旱,斜塘有谚语:“雨打黄霉头,四十五日无日头;雨打黄霉脚,四十五日赤熖熖。”2、分龙雨。斜塘乡人口口相传,五月二十为龙日,次日天若雨,则为龙雨。此雨主岁丰,俗语有:“二十龙日念一雨,水车搁在弄堂里。”“二十龙日念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3、拔草风。五月,霉既过,清风四起,草儿生长迅速,俗称“拔草风”。若是小暑日里刮起了东南风,则可能今年是旱年,斜塘农谚:“小暑刮仔东南风,四十五日拔草风。”

六月;1、黄昏阵。六月间,斜塘农家望雨最殷。相传,六月三日天晴,则主旱。若是有雨在黄昏时,则表示风和水利,俗话云:“六月三日打过黄昏阵,上昼耘稻,下昼困。”因为风和水匀,稻田生活也就没那样忙了,因此农民可以在大晌午时睡上一会。2、伏天熟。斜塘农夫认为三伏天里最宜热,有农谚称:“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七月;1、立秋闻雷。斜塘乡人传言,立秋日闻雷声,主稻谷秀而不实,有谚语云:“秋骨碌(雷声),收谷秕。”2、看天河。七月七看天河显(清晰)或晦(混沌),可以卜今年的米价低昂,大抵显则贱,晦是昂。3、棉花生日。斜塘人称七月二十是棉花生日,这一天最忌落雨,斜塘有:“雨打七月念,棉花不上店”之农谚。

八月;1、大炙。八月初一,斜塘农民有早起取草头露水磨墨,点小儿额头和腹部,以除百病,叫做天炙。2、稻生日。八月念四,斜塘人说是稻生日。相传,是日下雨,则稻叶必腐。

九月;1、重阳节。斜塘人重阳节与苏州人过九九重阳差仿不多,多以糕为食,曰重阳糕。2、祭钉鞋。旧时无橡胶雨鞋,多穿钉鞋走路。九月十三日,斜塘人要祭钉鞋,可以占一冬晴雨,是日如为晴,主今冬无多雨雪,谚有:“九月十三晴,钉靴挂断绳。”

十月;1、十月朝。十月初一,俗称十月朝,无论大家小户,斜塘人家都要祭祖先。2、腌菜。每年十月一到,斜塘人开始腌咸菜,把青菜、雪里荭等洗净略晒,腌藏于缸瓮里,供冬季到来年初春食用。

十一月;1、划灯草、编蓑衣。灯草是与席草相似的水生作物。冬天农闲时,斜塘农民几乎家家都要划灯草取其芯,待满一把,两头折起捆成捆。经常有斜塘农民在冬天里,挑着灯草芯的担儿到城里沿街叫卖。以前没有电灯,城里百姓基本都用煤油灯,买来灯草芯可作油灯的灯柱,或者是腊烛芯子。灯草芯也可做枕头芯子,非常柔软。余下的灯草皮斜塘农民用来制作蓑衣,农民雨天去田里干活时穿。其皮也可制作成为牛衣,在冷冬时节,水牛下田干活也要穿上牛蓑衣抗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去斜塘农村还能够经常看到有牛儿穿着蓑衣在冒雨大田里耕地的景象。2、大冬小年。斜塘人俗谓大冬小年,即表示重视冬至一节之意。所以到了冬至这一天的仪式,较之寻常的节日礼仪要来得隆重。3、连冬起九。自冬至节日起,数到九九八十一天,谓之连冬起九。头九暖和主寒,斜塘农谚有:“头九暖,九九寒。”到了四九,通常多雨雪,斜塘农家又云:“雨雪连绵四九天。”4、西风兆。相传,寒冬连朝久雾不开,必主西风,斜塘俗话讲:“三朝迷雾发西风。”

十二月;1、腊雪。腊月雪,可以杀死地里的害虫,来年农田必定丰收,故腊雪又有瑞雪之称谓,“瑞雪兆丰年”一意是也。2、腊八粥。腊月八日为腊八,斜塘乡人家家户户都用菜蔬干果等物和米煮粥,谓之腊八粥。3、画米囤。于农闲时分画米囤一事,也许是斜塘乡人所特有。进入农历十二月,斜塘乡农民会择一晴天,在门前稻谷场上用石灰粉画出一个具大的米囤,在囤中央写上一个大大的米字,用以祈年禳灾,谓之画米囤。

旧时斜塘的农事俗语,是总结了先人的生活体验而来。许多话儿,可能不准,甚至缺乏科学意识。但是,这些农事习俗和谚语,毕竟体现了先人们的智慧,应该多多加以保护。

如今农民种田,已经不再看天。并且如今的斜塘已经农事不再了,旧时斜塘的那些农事习俗、谚语已经成了过去,但它也是一种文化遗产,应该好好留存。